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環境規劃設計實習六H
Workshop of 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Design (Ⅵ) H 
開課學期
106-2 
授課對象
工學院  建築與城鄉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彭立沛 
課號
BP7196 
課程識別碼
544 M0500 
班次
 
學分
4.0 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7,8(14:20~16:20) 
上課地點
工綜305 
備註
案名:洲美社區案
限碩士班以上
總人數上限:6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62BP7196_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台灣的地理特徵與小農歷史,讓人們精於小尺度的土地利用方式。過去的農耕在面積有限的沖積平原上,生產足以滿足在地人口維生的糧食。然而都市化人口往都市集中的現象,使得城鄉交界的土地利用持續改變,越是平坦的農地往往越是被大量集合住宅與其他都市設施所取代。都市空間結構侵略了無力防衛的農地與灌溉設施,於是在城鄉交界處鑲嵌著複雜土地利用與城鄉聚變(urban and rural fusion)的空間特徵。
這些特徵實有異於歐美的都市發展過程,那種在經濟規模生產下的大片農地與明確城鄉邊界涵構,所衍生出的系統規劃與設計原則。因此,台灣的空間規劃設計者,在面對都市經濟開發與農村價值的取捨之間,必須重新檢視城鄉聚變下諸如地方特色與文化傳統瓦解、農地社會-生態-生產景觀消失等問題,從而以接地氣的城鄉環境設計手法加以實踐。
洲美社區位處都市邊陲的農村,社區內1-8鄰受到科技園區開發案的影響,居民即將遷至新建的專案高層集合住宅,饒富人情味的社區街道將被拆除,日常生活方式與傳統社會關係將發生劇烈改變。9-10鄰緊鄰關渡平原中稀有的水稻田,是滿足在地糧食自給,提供生態系統服務的重要文化景觀,而當農民面對建商養地與農地價格炒作的誘惑下,讓農民持續耕作,守護這片稀有的水稻田,將是未來重大的挑戰。
本課程著重思辨城鄉聚變下的環境設計課題,透過參與式設計的方式走入社區,提出洲美社區的城鄉環境設計方案。 

課程目標
1.了解城鄉聚變下的社會變遷與環境設計課題。(106-2)
2.理解居民歷史空間記憶與搬遷過程的空間適應。(106-2)
3.構思農村環境生態保育、農產品產銷關係與品牌通路設計。(107-1)
4.培養未來社群組織管理的社會設計的能力。(107-1)
5.領會城鄉環境設計的手法與原則。(107-2)
6.以參與式設計走入社區,培養社區設計的能力。(107-2) 
課程要求
*實習需適應社會變動,部分進度將與社區協力組織共同設計課程,有駐點社區之安排,建議有長期陪伴社區的心理準備。
*配合課程進度,部分授課地點將前往洲美社區或屈原宮。
*配合課程進度與社區活動,部分授課時間將改在週六。
*課程強調團隊合作,沒有人是局外人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山崎亮 (2015)《社區設計》(莊雅琇譯),台北:城邦文化。 
參考書目
1. Takeuchi, Kazuhiko, Koji Harashina and Yuji Hara (2017) “Establishing a Sustainable Community through Urban and Rural Fusion”, in Makoto Yokohari et al. (eds), Sustainable Landscape Planning in Selected Urban Regions (pp. 27-38). Tokyo: Springer Japan.
2. Yokohari, Makoto, Kazuhiko Takeuchi, Takashi Watanabe and Shigehiro Yokota (2000)“Beyond greenbelts and zoning: A new planning concept for the environment of Asian mega-cities.”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47(3-4): 159-171.
3. McGee, Terry G. (1991)“The Emergence of Desakota Regions in Asia: Expanding a Hypothesis.” The Extended Metropolis: Settlement Transition in Asia (pp. 3–25). Honolulu: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.
4. Duraiappah, Anantha Kumar, Koji Nakamura, Kazuhiko Takeuchi, Masataka Watanabe and Maiko Nishi (2012)“Satoyama-Satoumi ecosystems and human well-being: socio-ecological production landscapes of Japan,” Tokyo: United Nations University Press.
5. Healey, Patsy (1997)“Collaborative Planning: Shaping Places in Fragmented Societies.” London: Macmillan Press.
6.Allen, Adriana (2003)“Environmental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the peri-urban interface: perspectives on an emerging field.”Environment & Urbanization 15(1): 135-148.
7.Alexander Wandl & Marcello Magoni (2017) Sustainable Planning of PeriUrban Areas: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, Planning Practice & Research, 32:1, 1-3
8. The Principles of Urbanism: http://www.newurbanism.org/newurbanism/principles.html
9.楊弘任(2014) )〈附錄三 何謂在地性? ­從地方知識與在地範疇出發〉,《社區如何動起來?》,台北:群學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3/02  課程介紹 
第18週
6/22  3/09-6/22
1.蒐集基地相關圖說、文獻資料、走入社區。
行動清單包括:
(1) 蒐集基地相關圖資、文獻資料、影像資料。
(2) 了解台北市北士科區段徵收過程與現況。
(3) 認識在地工作室,找出key informants並與居民互動。
(4) 觀察社區使用者,了解拆遷戶的社會問題。
(5) 參觀專案住宅,了解未來拆遷戶的居住環境與課題。
(6) 綜合整理出城鄉聚變下的社會變遷與環境設計課題。
2.田野踏查,觀察社會變遷,並記錄現況空間與搬遷過程,技術協助社區營造。
行動清單包括:
(1) 搬遷過程影像紀錄。
(2) 蒐集搬遷過程之物件老故事,構思物件的去處。
(3) 協助界定物件文史陳列的需求與空間計畫。
(4) 篩選有價值的空間景觀(如古厝、公廟、特色工廠…等)進行測繪。
(5) 初步接觸在地農民,探索洲美生態農業、農地利用與農舍議題。
(6) 綜合整理出居民歷史空間記憶與搬遷過程的空間適應過程。 
第19週
  3.構思農村環境生態保育、農產品產銷關係與品牌通路設計。
4.設計社群支持型農業的運作及未來社區/社群組織管理的方式,建構產銷通路,如農夫市集。 
第36週
  5.研提基地調查與分析步驟、製作洲美社區現況基地模型、觀察與發掘環境設計課題。
6.提出解決對策與設計構想、發展設計草圖、提出社區設計圖說及方案,在社區公開發表成果。